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10 22:34:12
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教学反思1

音乐科组:周蕾蕾

中国歌剧,本身就是一个博大、多彩的领域。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对其详细介绍,让学生对“中国歌剧”有全面的认识,不太现实。因此,只能从本课的中心——“音乐与戏剧”的关系入手,挑出要点,让学生对中国歌剧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尽力培养学生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兴趣,带他们入门,让他们日后能主动地进一步去探索“歌剧艺术”的魅力。

在课程一开始,先以提问得形式帮助学生们回忆一下上节课得内容,让他们对上节课“京剧”的相关知识作个回忆,联想京剧的特点,有助他们这堂课的学习。

接下来进入正题。先通过师生的一些对答、互动,将中国地方剧种、中国新歌剧与欧洲歌剧三者连接起来,在看他们相同之处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探寻它们的区别。为了进入“中国新歌剧”这一主题,我将本课的切入点放在中国新歌剧的里程碑——歌剧《白毛女》上。因为本身这部作品,以前的课堂中欣赏、分析过,学生比较了解。为了把握每个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设计了一个类似智力抢答的形式,由我给出关于《白毛女》得相关提示,逐个给出得同时,同学们抢答出这部歌剧的名称。通过这一环节,课堂的学习氛围明显活跃了许多,也提升了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

接下来一个环节是关于音乐体裁知识。刚刚触及歌剧这个领域,大多数学生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绪,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将咏叹调、宣叙调、合唱三者先从概念上分析,让学生们学会分辨、理解三种不同的体裁形式,再从具体作品上让学生听辨、巩固。在选用作品方面,我们引用了歌剧《江姐》的几个著名选段,因为本身《江姐》这部作品学生们比较熟悉,对当中的人物比较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们在听赏过程中将音乐与剧情联系起来理解。

a.在讲解咏叹调时,我引用的是《江姐》中的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听赏的同时,请学生们留意它与西方歌剧、与中国地方戏曲所存在的异同。其中,关于它与中国地方戏曲的关联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有难度。我在最初设置问题的时候,没能恰当地考虑到如今高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此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课堂气氛较为冷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因此,在课堂教学设置问题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时非常重要的,对于相对难答的问题,教师应该给出明显的提示,辅助学生完成问题。

b.在讲到宣叙调时,引用的是歌剧《江姐》中江姐与特务头子在牢里的对话。

由于在前面那段听赏中已经和学生们探讨了音乐中沿用了川剧中的音调和打击乐,因此在这里对学生们稍加提示,他们就能留心去听音乐中蕴含的戏曲元素,通过听—分析—再听这样的步骤,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把中国新歌剧和中国地方戏曲很好地联系了起来。在课堂上,仔细地引导学生们听赏一部歌剧作品,培养他们的欣赏习惯,等到以后学生们自己听赏的时候,也就在潜意识中遵循了这样的欣赏途径。

c.在讲到合唱时,引用的材料时《江姐》中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一个选段—《红梅赞》。在这一环节中,音乐上的东西讲得少了,我们把重点放在了情感体会上。让学生从音乐和表演者的表演上,展开联想,把江姐与红梅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围绕一个“赞”字,感受整部作品的这一高潮。

讲完了音乐体裁知识后,就该选用几个典型的选段,让学生们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巩固一下,因此选用了《绣红旗》、《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紫藤花》三个作品。在欣赏过程中,我从音乐理论、体裁形式、情感等几方面不断发问,抓紧学生的思路。最后留给学生一点讨论的时间,让他们归纳出中国新歌剧、中国地方戏曲和西方歌剧三者间的关联。通过学生对这些方面的总结,让他们在感受了中国新歌剧的魅力的同时,使这堂课在这个单元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节课进入西方歌剧做好准备。

在这堂课中,我沿用了初中教学中那种问题不断的方式,对学生们不断发问,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时刻抓紧学生的思路,鼓励他们参与,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当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选用段落欣赏上,对材料没有进行很好的筛选,使得听赏部分过多,占用了学生们互相讨论的时间,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程序、环节的把握应该再仔细斟酌一下。

音乐教学反思2

《瑶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幼儿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虽然在演奏中不是很熟悉。但是对幼儿来说已经是很棒了。

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应根据中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去提问题,让幼儿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与感受发表自己个性化见解,从而达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幼儿是教学最有用而普遍的资源,我们应从多方面去开发他、塑造他,据此,在本节中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尝试:

1、开始时请幼儿听音乐做律动《拍手点头》,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 出示2/4拍节奏图谱:幼儿看符号进行拍手、拍腿、拍肩节奏练习。

3、带幼儿认识少数民族,最后导出瑶族,进而带幼儿欣赏《瑶族舞曲》。

4、欣赏音乐《瑶族舞曲》幼儿用手在身体部位打节奏,感受乐曲的不同。

5、出示《瑶族舞曲》图谱,教师带幼儿一起看图打节奏。

6、幼儿听《瑶族舞曲》做节奏练习。

7、幼儿听曲自编舞蹈动作,幼儿自由舞动。

8、教师示范跳瑶族舞,幼儿跟着一起跳舞。

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要让幼儿真正喜欢音乐,就必须做到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欣赏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音乐活动才会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

音乐教学反思3

钢琴独奏曲《乒乓变奏曲》的主题音乐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活泼欢快,表现孩子们打乒乓球是的快乐精神和熟练的球技。我的设计落脚点为学生能在听、唱、奏、创等音乐学习活动中,锻炼听觉记忆音乐主题变化能力,并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趣味,感受打乒乓球的快乐,进一步培养对音乐学习的热爱。这节课的难点——理解变奏创作手法和变奏曲式。学过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曲式结构的学习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枯燥乏味。那是因为,音乐曲式结构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很多作曲家创作了诸如此类的乐曲后,归纳总结出来的。它是一种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程,需要学生分析、概括,最后总结出变奏曲式的概念。另外,知识的新授给没有相关分析经验的学生加深了理解这个知识的难度。一旦讲得不透,学生听辨起音乐主题与变奏来就会有如雾里看花之感。这节课就煮稀粥了。 ……此处隐藏12370个字……学生之间建立学习责任依存关系,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讨论;自学讨论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讨论经常化;自学讨论活动有充足的时间,使讨论得到深入;教师和学生都能容忍他人的不同看法,形成民主化讨论氛围。这里要强调的是,讨论必须是有效果、有意义且目的性强的。必须要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标,像一些简单的问题就不需要花上大把时间拿来讨论了。

以上点滴是本人在这学期低年级音乐教育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想,我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音乐教学反思13

《雏鹰之歌》是一首比较新的歌,而且好听,很有劲,学生挺喜欢的。这首歌有两个特点,一、是带有新疆地区的音乐风格,。因此,我设计音乐活动“我是小乐手”这一教学环节。二、是有许多的下滑音。因此,我采用一些流行歌曲作例子,让学生在很熟悉的歌曲里找到唱下滑音的感觉,再来演唱歌曲。

在教授《雏鹰之歌》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先让学生去查询书上的插图的由来,在上新课时,就由学生们自己介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无形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课外知识的好习惯.再次,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这首歌曲我主要通过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为了加强其记忆,分为二部学习。我在教学中用声情并茂的范唱先抓住学生的主导情绪。孩子们在感动中一步步学习体验歌曲的旋律走向。

音乐教学反思14

我在9月25日上午第二节课,讲了湘版教材六年级第三课《猜调》。学习目标是:一、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感受和体验少儿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二、能主动参与听赏《金风吹来的时候》、学跳傣族舞等活动,了解和喜爱云南音乐及文化。学习重难点: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

《猜调》是一首表现儿童生活的地方性小调,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曲。结构短小、旋律简单、节奏鲜明,单纯质朴。全曲最高音i,最低音5,一气呵成的九小节,似乎想难倒对方,但对方却脱颖而出、对答如流。整首歌曲明快、活泼,富有情趣。《金风吹来的时候》是一首由葫芦丝与小乐队合奏的乐曲,优美、悠扬,与展现云南少女婀娜身姿的“傣族舞”,共同表现了云南人民的幸福生活。

为了呈现完整而有效的音乐课堂,我整合了本课的内容,设计了以演唱歌曲《猜调》为主,感受云南为辅的目标。通过听赏葫芦丝主奏乐曲《金凤吹来的时候》和学跳傣族舞活动,来感受、体验云南的风土人情,了解云南富有代表性的乐器“葫芦丝”,傣家的“孔雀舞”(舞蹈);再通过歌曲的自主学习和深入了解,知道当地“街(gai)、小乖乖”等方言以及一气呵成的曲式结构特点,培养起学生对云南的音乐及文化的兴趣、爱好。有主有次、循序渐进地走进云南,了解云南,乃至喜欢云南。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分成初识云南、歌唱云南和云南寻踪三部分展开教学,即先听赏、学跳“傣族舞”,再学唱歌曲,最后拓展到课后的查找三大环节。第一部分,请同学们猜一个“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的地方,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大家主动参与听赏和学跳傣族舞活动。听赏中,通过目标出示的引领,在“主奏乐器,给人的感觉想象到了什么?”的聆听指导下,听辨出了主奏乐曲“葫芦丝”;学跳舞蹈中,又以“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人们生活得如何?邀请你来参加”等问题,主动参与体验、领略了云南的典型舞蹈。从乐器葫芦丝和孔雀舞等信息中,得出是“云南”的结果,从而“初识云南”,留下美好的、愉快的印象。第二部分,由聆听指导“歌曲唱了些什么?模仿一句”带学生初听,再教师范唱学生复听,了解歌曲“情绪和演唱形式”。对歌曲有印象之后,开始学生的自主学习。围绕“歌曲中有哪些云南地方特色?”分四步学唱歌曲。即(1)熟读前十六、后十六、连续十六分音符节奏;(2)用“da”唱读节奏;(3)用“唻”听唱旋律;(4)试着填唱歌词。通过小组展示、评价,学生发现问题来突破学生的难点。在师生合作、互动的巩固后,以演唱指导“游戏中带着什么心情来唱的?问着什么口吻,答者什么语气?”引领学生思考和表现、评价,突破本课演唱的难点。第三部分,先回顾本课主要内容,询问“云南印象”;再布置课后拓展作业,查找有关“纳西古乐保存地—丽江、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玉溪、傣族音乐歌舞集中地—西双版纳”的位置,以及更多的云南民歌的收集、模仿。

在教学中,第一部分基本按我的设计和想法顺利完成,但有一个小疏忽,由于找不到源文件,通过网络下载,好不容易找到的是伴奏音乐,不是原曲,缺少了主奏乐曲“葫芦丝”,及时口头调整解决。第二部分在整体环节顺利进行的同时,课后听到齐媛和大家的提醒,才知道没有及时处理到座位靠后学生的难点,今后需做到照顾全体。另外,赶上了学校演练,提前5分钟下课了,最后的环节没能如期进行,学生走后向大家空讲说明了结尾环节。整体最有收获的地方,就是在内容的设计,环节的衔接和问题的呈现上有了条理、进步。能较准确、清晰地把握、表述,流程更畅通和简洁,不那么纠结了。不足就是,仍需在解决学生的难处时,想得更周到,做得更细致。今后会朝这个方向努力,争取更好的实现课堂自主与高效。

音乐教学反思15

音乐教师,首先就应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构成健康的音乐审美潜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用心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仅做到此刻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应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一、根据学校现有的乐器,透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透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电子琴钢琴音色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能够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潜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透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一样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一样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潜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音乐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